沙特给巴铁送上大礼,买歼-35A的钱有了,中系战机能守卫阿拉伯半岛吗

2025年9月17日,沙特利雅得王宫的一场握手震惊世界。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签署的《共同战略防御协议》,白纸黑字写明:"任何针对其中一国的侵略都应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

这份被国际媒体称为"伊斯兰版北约第五条"的协议,意味着沙特的安全防线正式与巴基斯坦的核武库挂钩。

协议签署当天,沙特派出4架F-15战机为巴基斯坦总理专机全程护航,利雅得街头挂满两国国旗。 站在沙特王储身旁的,是曾在对印空战中表现突出的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赛义德·阿西姆·穆尼尔元帅。 这个细节让印度媒体立即嗅到不寻常的气息。

沙特转向的导火索

2025年9月9日,以色列空袭卡塔尔时,驻卡美军基地的沉默让海湾国家心寒。 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显示,多哈市中心被炸毁的商务大厦浓烟滚滚,而美军基地毫无反应。 这种"核保护伞失效"的既视感,加速了沙特寻求安全备选方案的决心。

沙特高级官员在协议签署后明确表示:"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 当被问及巴基斯坦是否需向沙特提供核保护时,这位官员的留白意味深长。 巴基斯坦作为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核威慑力量现在正式覆盖阿拉伯半岛。

沙特与巴基斯坦的防务合作

1967年,双方签署第一份正式防务合作协议,巴基斯坦开始为沙特空军提供培训。 80年代是蜜月期,巅峰时期超过2万名巴基斯坦士兵驻扎在沙特的泰布克行政区和东部省等敏感地区。 过去数十年,巴基斯坦已为超过8000名沙特军人提供培训,而沙特也一直是巴基斯坦重要的金主之一。

这次协议的不同在于其"自动参战"条款。 伊斯兰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赛义德·穆罕默德·阿里指出,这是双方以往军事合作的"升级版",标志着合作制度化。 沙特时事评论员拉西赫·哈什米里透露,合作将拓展至情报共享、联合规划和提升互操作性等领域。

印度成为焦虑的旁观者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在协议签署后两天表态,希望沙特在处理双边关系时"充分考虑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和敏感关切"。 印度媒体担忧,这份协议可能被巴基斯坦视为针对印度的战略威慑。

沙特方面迅速降温,明确表示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安全合作"并不以牺牲与印度的关系为代价"。 这种平衡术符合沙特近年推行的多元外交政策。 沙特既是巴基斯坦的铁杆盟友,也是印度的石油买家之一,这种微妙地位让沙特必须谨慎走钢丝。

对巴基斯坦而言,这份协议带来三重战略利益。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南亚问题高级研究员阿斯凡迪亚尔·米尔分析,在印巴关系紧张背景下,这项集体防御协议让巴基斯坦在战略上获得重要支撑。 巴基斯坦的安全利益范围从南亚拓展到西亚,影响力随之提升。

经济上,巴基斯坦财政部前顾问哈坎·纳吉布指出,协议为两国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空间,巴基斯坦有望借此吸引沙特投资和技术。 这对经济长期低迷的巴基斯坦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协议的签署时期

2025年9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接连承认巴勒斯坦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联合国会员数量推至157个。美国与胡塞武装在阿曼斡旋下达成停火协议,胡塞武装明确表示协议"不适用于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中东传统格局正在重塑。 沙特与以色列虽在美国斡旋下建立外交关系,双方信任有限;阿联酋与伊朗重启对话;土耳其、埃及等区域大国纷纷扩大势力范围。 在这种背景下,沙特-巴基斯坦防务合作成为地区国家寻求安全自主的重要标志。

沙特"2030愿景"与巴基斯坦军事专业性的结合开创了新模式。 根据协议框架,沙特不仅采购先进装备,还帮助巴基斯坦提升航空制造能力。 未来五年,巴基斯坦计划实现歼-35A隐身战机的本土化组装,甚至可能向其他中东国家出口。

这种深度绑定让沙特获得双重保障:既拥有先进装备,又能随时获得巴基斯坦空军的直接支援。 以色列军方人士私下表示,现在需要面对的不只是沙特空军,而是整个巴基斯坦空军。

在沙特社交媒体上,一张骆驼戴着巴铁军帽扛火箭筒的搞笑图片广为流传,配文"新保镖很给力"。 这种民间调侃折射出沙特民众对新安全架构的认同。

沙特-巴基斯坦-中国正在形成新型安全联盟。 沙特提供资金,巴基斯坦提供兵力和核保护,中国提供技术装备,这种组合正在动摇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2025年,中东对中国高端武器的采购意向激增18%,阿联酋、埃及等国也加快了与中国军工的合作步伐。

沙特除了引进歼-35A隐身战机,还计划部署中国红旗-9BE防空系统和红旗-19反导系统,构建立体防御网。 首批12架歼-35A将于2026年交付,届时巴基斯坦将成为南亚首个拥有隐身战机的国家。

美国在中东的安全信用正在持续流失。 CNN指出,海湾阿拉伯国家对外加强防务关系,显示出"对美国作为其长期安全保证者的可靠性越来越警惕"。 此前沙特曾希望与美国达成类似防御协议,美方将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作为前提,谈判无果而终。

沙特在维系美国安全合作与推进印度经贸关系之间寻求平衡。 本质上,这次协议是沙特推动安全多元化的实质性一步。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者李世峻认为,此举有助于促进海合会国家对集体防御理念的探讨和实践。

协议的具体执行机制仍在构建中。 分析人士指出,沙特与巴基斯坦能否尽快在联训联演、情报共享等方面形成可执行机制仍有待观察。 协议的政治意义已经显现:它反映了各方对巴基斯坦外交形象提升的认可。

随着海湾国家考虑与巴基斯坦签署类似协议,中东安全格局的变革刚刚开始。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南亚安全研究员穆罕默德·费萨尔指出,这项协议可能成为巴基斯坦与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关键伙伴展开类似合作的模板。

在利雅得王宫的那个下午,沙特王储与巴基斯坦总理的握手不仅定义了两国关系,也为中东权力重组按下加速键。 当地区国家开始自己主导安全事务时,全球军力格局的深刻变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