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补贴是精准滴灌还是定向投喂#听说山东出了个社保补贴“直补个人”的新政,我这颗为社保缴费愁得发烫的心,差点以为被政策的春风吹暖了。赶紧扒开细则一看——哦,原来不是所有“交不起社保的人”都配被温暖,得先给自个儿贴好标签:要么是刚毕业的“新鲜血液”,要么是失业半年的“耐心选手”,再不济也得是防返贫监测库里的“重点关注对象”。至于我这种没学历、没长期失业记录、只敢在零工市场打游击的“灵活就业者”,连补贴的门槛都摸不着,只能站在政策墙外,看墙里的人拿着补贴笑。
更有意思的是,这补贴还得有个前提:得在优质制造业或生活服务业的中小微企业上班,单位给交社保,签一年以上合同。合着这补贴不是给“交不起社保的人”兜底,是给“已经有稳定工作、单位本就给交社保的人”锦上添花?那些在流水线上拧螺丝、在餐馆里端盘子的幸运儿,本来就有单位分担社保,现在还能额外揣着25%的个人缴费补贴,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可我们这些呢?打一天零工赚一天饭钱,社保全靠自己扛,一个月几百块的缴费像块石头压在胸口,别说补贴了,连个政策的影子都见不着——原来“交不起社保”也分三六九等,有单位罩着的是“值得扶持的重点”,没单位兜底的就是“无人问津的散兵”。
有人说这政策是“精准滴灌”,可我怎么看都像“定向投喂”。一边是已经端稳饭碗的人,拿着补贴把日子过得更滋润;一边是我们这些在社保缴费线上挣扎的人,眼睁睁看着政策红利绕着走。偶尔刷到新闻里说“政策惠及重点群体”,我总忍不住想:难道我们这些没稳定工作、没亮眼标签,却实实在在交不起社保的人,就不算“群体”了?合着社保补贴也搞“择优录取”,只有先证明自己“配得上稳定工作”,才有资格享受“缴费减负”——可问题是,要是我们能轻松找到稳定工作、交得起社保,还需要这补贴吗?
说到底,这“直补个人”的新政,倒像是给“幸运者”发的福利券,至于那些真正在社保缴费泥潭里挣扎、却没赶上“重点群体”末班车的人,只能继续在原地发愁:原来不是交不起社保就能被看见,得先学会给自个儿贴上个“配得上补贴”的标签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