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汽日野大巴变罕见,湛江偶遇闲置,行业大变革加速淘汰

说到广汽日野大巴,我相信很多真正在路上跑过的司机和乘客,对这个名字还是有点印象的。尤其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广汽日野牌子的大巴,算是那会儿国产客车里比较有牌面的玩意儿,看到外观就知道是那种带点高端气质,专门跑长途或者旅游路线的车。如果你去过广州亚运会,哪怕只是路过,那些服务用车里肯定有广汽日野的身影。那会儿,谁要是开上一辆广汽日野大巴,多少都有点自豪感。可是,时间一晃那么多年,现在再看,已经成为罕见的“老古董”了,真的让人蛮感慨的。

我最近在广东湛江碰到一辆广汽日野,车况还不错,外观也没怎么破,看看车身漆面、轮胎、座椅、驾驶室那些,保养得很到位。要不是停了一阵子,估计还能继续开几年。但这车就这么给扔在停车场里,没人管,就好像被整个行业遗忘了。我问了下周围的人,他们说这车已经闲了蛮长时间,车主也不怎么过来了,估计是没什么用处或者转卖不出去。要是再没人收,这车就只能报废,就是彻底作废一种可惜。

这事儿其实挺有代表性的。广汽日野大巴当年属于中高端的豪华客车,配置高,动力性能好,驾驶起来不费劲。你看这个车型,搭载的是上海日野p11c-uj柴油发动机,动力足还耐造。还有前2后4六气囊的空气悬挂,过减速带和不平道路,车内都挺舒服,乘客坐着不容易晃脑袋,也没有那些廉价大巴里颠得人心慌的毛病。ZF采埃孚6速手动变速箱,挂挡流畅,老司机开着也有手感。这些配置放在那几年绝对是叫得出名字的高标准,基本上主打长短途客运和精品旅游业务,不像现在很多小品牌就是混个运输费钱。

但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广汽日野大巴逐渐消失了呢?说到底,是行业的大变革。过去客运线路少,谁开好车谁就有乘客,大家都愿意为舒适和安全买单。但现在不一样了,高铁、高速公路、网约车、共享出行这些新模式一上来,经典大巴的生存空间很快就被挤压。所以你就算有再好的配置,路上能用上的机会变少,乘客流量减少,车辆使用频率也降得厉害,企业买新车就不划算了,原来那些豪华大巴还没跑多少公里,就被提前淘汰,真的蛮可惜。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就更能看到行业变化对这些“老精”车的冲击。以前大家见到日野、金龙、宇通之类的高端客车都会多看两眼,觉得大气,可现在谁还在意呢?很多时候,客运班线直接被新能源、微型面包或者定制网约车取代了。传统客车一整批都面临提前报废的问题。广汽日野这种经典豪华大巴,目前在路上都快绝迹了,能偶尔遇到一台,真的应该“拍个照留念”。

那车主为什么会把好车闲置下来呢?我个人觉得经济账算不过来是主因。你买一台广汽日野豪华大巴,当年价格不低,维护也很专业,但现在客运市场萎缩,没几个班线能用得上。有的线路一个月才跑两三趟,油费、维修费、保险全都要钱,算起来还不如找一辆老旧中巴应付下场,更不用说能不能盈利。所以,这种车被车主“遗弃”的情况其实挺普遍,并不是人家不爱惜车,而是真的养不下去。

我还听说,现在啥都讲求新能源,电动大巴全国推广,政策补贴,企业疯狂换新车。一些旧柴油客车还没用够,就被强制要求退出市场。广汽日野搭载的是柴油机,在环保政策面前直接就被“打入冷宫”。很多原来规划十年服役的豪华大巴,五六年就得报废。车主能怎么办呢?除了忍痛割爱,也没什么别的招了。所以那台车停在湛江,一直也没有新买家出现,说明二手市场已经彻底没了需求,经典豪车变成“铁疙瘩”,就只能等着进报废厂了。

其实说实话,广汽日野作为一个品牌,当年做客车真的用心。那种做工和设计,是专门为中国实际客运路况量身打造的。你看它车身结构,前后悬挂,座椅布局,驾驶台操作,都很合理。不光司机开得轻松,乘客也能享受大空间,宽座椅,视野开阔,有时候坐在车上都不觉得是在大巴里,看起来像在头等舱。还有不少车型支持定制配置,适配各地的气候和路况。更别说,广汽日野还曾经是不少国际赛事、政府大型活动的指定用车,牌面确实在。

但是时代变了,大众参照点也变了。现在谁还愿意花两倍价格坐长途大巴?大家都要速度和便捷,能直接上高铁肯定不愿意挤车。有客运班线倒闭,有的是直接转型物流快递或旅游包车,原有那种品牌溢价和豪华定位就失效了。这也说明,豪华客车不是万金油,政策、市场、消费习惯说变就变,产品如果没与时俱进更新,最后也难逃被抛弃命运。

你说这台广汽日野是不是该有更好的归宿?其实我觉得,老车有老车的价值,不该一味报废。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大巴,完全可以做成“移动博物馆”,或者翻新成特色旅游巴士,带大家回味那个时代的客运氛围。但现实很残酷,政策不允许,老车进入营运市场困难巨大,连上牌都难。想要私人收藏,也有人愿意,可是存储场地、维护成本太高,普通人根本搞不定。有些地方倒是搞“退役车辆展览”,可那都是特别少数,没法解决整体淘汰危机,所以大多数旧豪华大巴只能做“废铁处理”。

看到网上有人怀念广汽日野,说当年坐这车比小轿车还舒服,一路宽敞,空气悬挂很稳,有时候还能趟着睡一觉。司机也喜欢,觉得动力强,开起来不累。现在再也没这种体验。这其实就是一代产品变革,没办法,技术进步、政策变化和生活习惯,都是推动市场前进的三驾马车。我们怀旧是情感,但市场不会等你怀旧。只是静静地看着,心里总觉得有点遗憾。

所以总结下来,广汽日野大巴这类经典车型,随着时代发展,被淘汰是必然。但是,从工程、设计、用户体验的角度,这车依然是中国客车史里一段闪光的记忆。希望以后有人能把这些老车收集起来,做成文化展览,让大家看看,十几年前我们的客运行业到底走到了什么高度,也让下一代人明白,什么叫真正用心造车。即便以后再也见不到广汽日野大巴在路上奔驰,但它的技术和精神,肯定会在新的客车、公交、旅游巴士里继续发扬下去。

最后,我也想问问大家,你们对广汽日野大巴有什么记忆吗?曾经坐过这车吗?欢迎分享你的故事,看看大家是怎么怀念那个客运黄金时代的。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