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多行业订单连续改善,外资持续流入,新能源汽车表现突出

最近市场上传来不少新消息,咱们一起来聊聊A股里哪些行业订单连续改善,到底这事意味着什么,接下来可能会怎么发展。

先说点实实在在的数据。据说外资连着三周净流入到AH股,这可不是小事。以前外资都是不温不火的,现在连着三周买买买,说明他们对中国市场是真有点看头了。还有,8月新开账户又多了,说明老百姓越来越愿意炒股。这不光是个数字,代表着大家对未来有信心,觉得市场里可能藏着机会。

非宽基股票ETF净流入,固收+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的新发份额也在回升,这些东西其实反映出资金的走向。资金开始活跃,而且愿意去买点“有冲劲”的东西,不再单纯守着安全区。这说明大家感觉最近的市场趋势还不错。

中报出来后,很多机构做了各种深度分析。最亮眼的是三个选股模型和财务视角“超预期”模型,扒拉出了业绩修复里的结构性机会。其实,这几年企业一直在去杠杆,大家都懂,经济环境不稳的时候,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但今年不一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稳定了,去杠杆告一段落。更重要的是,无息负债结构健康,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前三个季度接连增长。

说到这两个指标,咱们得多唠叨几句。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其实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订单情况——企业还没交货、服务,但已经收到了钱,说明单子接的还算充足,买家也愿意抢着下单。预收账款有点像诚意金,合同负债则是货真价实的合同款,合起来就是公司手头未来能做的活计。这一块如果一直提升,不就说明未来生意有盼头嘛。

历年来,这个指标和公司的利润增速是正相关的。说白了,订单多、利润也不差。再往深里看,预收账款+合同负债的增速,对A股特别是制造业的股价走势也有参考价值。比如今年一季度,电子元件、风电设备、计算机这些行业,在订单指标改善后,业绩和股价都跑得挺猛。这也侧面说明订单这事儿不光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直接关系到市场和股民的钱袋子。

顺着这个逻辑,再看看今年中报,A股订单指标延续改善,主要贡献行业是哪些。显然,计算机、基础化工、国防军工、电力设备、汽车全都榜上有名。这些行业,大家也多少有印象了,尤其是AI算力相关的行业一直都炙手可热。不过,除了AI还真有不少新鲜领域蹦出来。25H1订单增速高的还有:风电(包括电缆、风机、塔筒桩基)、锂电池、锂电设备、摩托车、半导体设备、CXO(医药外包)、自动化设备、IT服务和计算机设备。这些传统和新兴行业,一起拉高了整体订单增速。

有意思的是,这些行业的订单已经连续2到3个季度在改善。说明这里不是偶尔的爆发,而是趋势性地变好了。要说股价和订单指标关系,这些行业的订单猛涨后,大多股价也都跑在前头。这种连动说明资金确实在跟着订单数据做布局,这下不是拍脑门瞎选股了,是实打实地看业绩。

当然,这些数据、行业发展不是孤立的,不同行业有各自的周期特点,市场认可度也有差别。比如风电,前些年补贴退坡后短暂低迷,现在市场需求又回来;锂电池和锂设备跟新能源汽车火爆紧密相关,摩托车则意外受益于出行和下沉市场。半导体设备、自动化设备这些是技术升级驱动,订单增长本身是产业转型的直接体现。

再聊聊下游和中游的制造需求情况。像房地产这端,由于政策调控,成交面积累计同比还是下降,但月环比又有上升。这反映周期波动,但整体来看回暖有限,对相关建材、家电等行业有影响。汽车领域则是另一番景象。8月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3%,批发同比增长12%,新能源汽车更突出,市场零售渗透率超过五成,批发渗透率也超过五成,今年累计零售和批发都同比增长二三成。这是硬实力支撑行业订单的坚实基础。

钢铁、化工这些生产端行情虽有起伏,但主流企业还是在稳步推进产能优化。原材料价格有涨有跌,譬如煤炭铁矿石、化工原料价格波动,影响企业成本和订单利润空间。

再看更宏观一点的市场指标。上证综指本周跌了1.18%,但有些细分行业,譬如电力设备、综合、有色金属涨幅不小。国防军工和计算机倒是回调了。这说明结构性机会明显,不是大盘涨大家都涨,大盘跌一块儿跌的“齐步走”。估值方面,A股整体PE略降,创业板和科创板也在消化高估值压力。部分行业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说明有底部机会,但像房地产、电子、计算机估值比较高,短期上涨可能会有压力。

融资融券余额在回升,AH溢价指数在下降,资金开始从港股向A股流动更均衡。央行这周操作也以净回笼为主,流动性总体还算稳健。

海外市场咱们也不能忽略。美国制造业PMI和耐用品订单数据有波动,但整体就业和服务业还挺稳,说明美经济还算有韧性。欧洲GDP同比增速还在,不过不是特别亮眼。美股、欧股、日股涨县各有表现,咱们A股和港股也在跟着波动。

下周市场重点是数据发布密集期,像中国8月贸易、金融数据,日本GDP、美国CPI和PPI、欧元区利率等等。这些宏观数据出来后,对行业行情可能会有短期冲击。尤其是贸易数据、金融数据,如果高于预期,也许能带动市场信心进一步回升。

说到风险,这里不能只看好的、得看看潜在的“坑”。地缘政治冲突如果突然加剧,比如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通胀压力又可能被点燃。美国这边如果继续坚持高利率,全球资金宽松的节奏被拖慢,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又得受影响。国内部分政策如果不够给力,经济复苏力度不足,上市公司盈利恢复慢,市场风险偏好难回升,这对大市是个挑战。

综合来看,哪些行业订单连续改善,说到底还是需求在拉动,产业升级在推动。资金活跃、行业盈利、价格估值这些,全都绕着“订单”这个基本盘转。未来要是国内政策加把劲、海外风险不是特别大,订单持续变好,相关行业就值得重点关注。尤其是计算机、新能源(风电、锂电)、国防军工、基础化工等,这些行业短期波动难免,但中长期机会明显。

不过,投资还是要多留点心眼,不能光看高增长就冲进去。比如,估值太高的板块要注意风险,结构性机会虽然好,但操作起来还是要尊重实际业绩和订单兑现情况。盲目追高容易被套,稳健一点才是长久之道。“业绩预期改善”只是第一步,最终还得看实际营收和利润能不能兑现。只要企业能持续接单、产品市场认可度高、政策环境支持,机会肯定会越来越多。

总之,订单连续改善就是企业有活干,股市有活力,资金有方向,市场有希望。当前看,懂得把握这些信号,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行业或公司,这才是最务实的投资方法。尤其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既要看到行业亮点,又要规避风险,别光听风就是雨,还是要脚踏实地选好标的,耐心等待市场给回报。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