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那天,朋友圈全被一个人刷屏了。
运油-20A飞过天安门上空,驾驶舱里坐着的女机长谭红梅,一下子成了全网焦点。
网友们看得热血沸腾,纷纷留言:“太飒了!”“这才是真正的女神!”
“谁说女生不行,人家可是开大国重器的!”
说实话,谭红梅的经历真的挺让人佩服的。
那天阅兵现场,三架运油-20A特别显眼。
它们是咱们自己研发的新一代空中加油机,相当于给战机“充电”的移动加油站。
解说一介绍,全场都惊了。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其中一架的机长,居然是位女飞行员。
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这飞机可不是普通货,操作难度高得很。

可谭红梅就坐在那儿,神情平静,眼神坚定。
肩章上的上校军衔闪闪发亮,一看就是个狠角色。
照片一传上网,立马炸了。
“这气场,绝了!”“女版战鹰,太酷了!”
大家一边点赞,一边感慨:这才是该追的星。
谭红梅是重庆人,典型的辣妹子,性格直,不服输。
小时候别人说女孩子不适合飞飞机,她偏不信。
后来真考上了飞行学院,2001年毕业,一飞就是二十多年。
赶上好时候,她成了第一批改装运-20的飞行员。
这机型又大又重,操控复杂,很多男飞行员都不敢轻易上手。
她倒好,第一个举手报名。
她知道难,但从不怕难。
心里就:别人能干,我为啥不行?
那段时间,她几乎泡在训练场。
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全在研究飞行操作。
翻手册,记笔记,一遍遍模拟,连做梦都在飞。
很快,她就在同批学员里第一个单飞,还当上了机长。
但这不是终点,她一直在练,一直在拼。
有一次执行任务,刚进平流层流。
警报声噼里啪啦响,机身剧烈颠簸,像被扔进了洗衣机。
副驾驶是个年轻飞行员,脸都吓白了。
谭红梅却稳得很。
眼睛盯着仪表,左手握杆,右手微调油门,动作干脆利落。
三分钟后,飞机稳了下来,平稳得像在湖面滑行。
她擦了擦汗,笑了笑说:“小场面,别慌。”
飞行员这行,拼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心理素质。
她这两样,一点不比男飞行员差。
那种临危不乱的劲儿,是多年练出来的。
更难得的是,她不光自己飞得好,还能带人。
带学员从不发火,总能一眼看出问题在哪,然后耐心讲解。
“你不是笨,是思路卡住了,咱们换个角度想。”
现在她带的第一批徒弟,都已经能独立飞运-20了。
提起这些年轻人,她脸上藏不住笑意:“都是好苗子。”
谭红梅的家庭也挺特别的。
她老公张浩,也是个机长,飞大型运输机的。
两人是同事,2001年谭红梅刚分配到部队,张浩已经在那儿飞了五年。
一次单位活动,重庆妹子遇上东北汉子,聊得投机,感情就这么来了。
两年后结婚,蜜月还没过完,张浩就被调走,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异地生活。
平时靠电话联系,见一面都难。
有一次谭红梅执行任务,飞机经停张浩所在的机场。
几个月没见了,两人约在跑道边碰头。
隔着警戒线,说了不到五分钟的话。
临走前,互相说了句“注意安全”。
张浩转身就走,谭红梅望着他的背影,突然发现他两鬓已经发白。
他们家是空军里少见的“双机长家庭”。
但这样的家庭,注定要付出更多。
有时候两人都在执行任务,连个电话都打不上。
张浩是部队里有名的“硬骨头”。
汶川地震那三天三夜飞行,往灾区送物资。
落地时跑道还在晃,余震不断,他愣是稳稳把飞机停住了。
马航失联那次搜救,他也参加了。
三天没合眼,一遍遍在海上搜寻,直到任务结束。
一直到2015年,张浩才调回原单位,两人终于团聚。
2023年,他们家还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日子看着平凡,其实一点都不普通。
像他们这样的军人家庭,默默扛下了太多。
我们在家里吃饭、看电视的时候,他们可能正飞在几千米高空,执行任务。
正是有这些人守着,我们才能安心过日子。
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