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主权的重要性
最近伊以冲突总算结束了,网上都在讨论这次事件带来的各种经验教训。这次以色列的行动可以说是相当精准,直接干掉了好几个伊朗的高官和核科学家,大家都说这背后是摩萨德的手笔。而摩萨德能这么准确地掌握情报,除了伊朗内部有“带路党”之外,可能还跟一些西方的硬件和软件有关。美国在这方面可是老手了,他们经常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来监控全球。
这次伊朗的教训其实不只是被炸了,更关键的是他们在数字主权上太天真了。可能就在他们倒下的最后一刻,他们还在用着那些西方品牌的手机和软件,不停地在更新定位信息,结果反而成了“自投罗网”。所以说,现在这个年代,网络安全和数据主权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警惕与疏忽的矛盾
这次被精准击毙的伊朗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在遇难前最后的一段视频里发表了讲话,他特别提醒自己的同事要小心监视和情报泄露,说所有手机都可能被敌人监控。他还提到已经去世的将军苏莱曼尼,说苏莱曼尼每两周就会换一次手机和SIM卡,就是为了防止敌人获取准确的情报。
从这些举动来看,伊朗其实还是挺警惕的,那为什么还会发生这种事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虽然他们知道风险,但还是有不少伊朗的高级官员在用西方品牌的手机,用西方的电脑软件来传递文件。更夸张的是,就在半年前,也就是去年年底,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还主持了一次会议,好几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参加,重新讨论了关于互联网封锁的政策,结果还决定放宽对一些境外通讯软件的限制,比如WhatsApp、Google Play等等。
这看起来有点矛盾,明明知道危险,却还在放松管控,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伊朗放松软件限制引祸患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想不通的,因为伊朗之前就因为西方的软件吃了不少亏。比如说2017年伊朗议会大厦遭恐怖袭击,就是有个极端组织用“电报”(Telegram)这类软件来组织策划的。到了2022年,伊朗的“头巾事件”也是一样,很多西方社交平台在背后推波助澜,煽动起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结果呢,伊朗反而还放松了对这些软件的限制,这不是等于把绞死自己的绳子主动递到敌人手里吗?半年之后,这成了这次冲突中的一个重大漏洞。伊朗那些亲西方的人真是太天真了,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蠢。
数字主权的重要性
这一点上,俄罗斯和伊朗都吃过不少亏。现在中国已经意识到,把数字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多重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建墙”。现在关键部门和工作人员用的都是国产手机、电脑和操作系统。
如果伊朗还想补救,光换手机或者通信设备是没用的,软件也得一起换。因为只要还在用西方的APP,你的数据就会传到国外的服务器上,照样会泄露。如果你想避免被监控,就必须拥有真正的“数字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