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地区交旅融合示范工程,黄山旅游T1线(黄山市域旅游铁路T1线)一期工程自规划以来便备受关注。这条串联黄山北站与黄山风景区东大门的轨道交通线路,不仅是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的铁路线,更将成为展示徽州文化的移动窗口。截至2025年7月,项目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近日,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大纲专家评审会顺利通过,标志着项目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此前,国家自然资源部已于2025年7月4日正式批复项目用地预审,批准建设用地122.55公顷,其中涉及永久基本农田10公顷,这一关键审批为工程落地扫清了土地障碍。与此同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洪评价等专题研究均已通过主管部门审查,初步设计方案于2025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在开展施工招标前的最后准备。种种迹象表明,这条总投资114.62亿元的轨道交通线路,即将掀开实质性建设的新篇章。
根据规划方案可知,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起于高铁黄山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终至黄山风景区东大门谭家桥站,线路全长43.47公里,共设8座车站,平均站间距5.46公里。沿线依次串联西溪南古村落、潜口民宅、呈坎八卦村、黄山南大门汤口镇、翡翠谷等七大5A/4A级景区,形成"高铁-轨道-索道"无缝衔接的立体化交通网络。线路采用跨坐式单轨系统,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兼具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的技术优势,可灵活适应黄山地区复杂的山地地形。全线设黄山北站车辆段一座,控制中心与综合楼合建于车辆基地内,未来将实现运营管理的智能化调度。
根据资料显示,项目前期工作始终遵循高标准推进原则。2024年11月,安徽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实施。2025年3月,项目监理服务招标完成,分设3个标段覆盖土建、轨道梁架设、四电系统等全工程周期。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国首个落地的特许经营轨道交通项目,黄山旅游T1线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社会资本,由黄山旅游集团(20%)、黄山建投(10%)与中标社会资本共同组建项目公司,负责40年合作期内的投融资、建设及运营管理。这种创新模式既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又为项目可持续运营注入活力。
在生态保护方面,项目严格履行自然保护区审批程序。经安徽省林业局批准,线路穿越徽州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方案已通过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施工中将同步实施生态修复措施。此外,全线管线迁改、车站建筑设计等专项工作正与主体工程筹备同步推进。那么,黄山旅游T1线(黄山市域旅游铁路T1线)一期工程将会在什么时候实质性开工建设呢?
综合项目审批进度与建设计划,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判断基于两大依据:一是项目已被列入黄山市2025年第一批开工动员项目,而2024年同类项目开工率达100%;二是当前勘察设计、用地审批、监理招标等前置条件均已成熟,施工招标工作即将启动。按照计划,工程建设周期为42个月,预计2029年建成通车。
建成后的T1线将实现黄山北站至黄山风景区东大门的30分钟直达,日均客流预计达1.2万人次。线路不仅配置全景式观光车厢,更将在潜口、呈坎等站点设置文化体验中心,通过AR导览、非遗展示等数字化手段,让游客在旅途中深度感受徽派建筑、徽州民俗的独特魅力。这条"移动的文化长廊",势必将黄山的山水人文资源转化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长三角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注入新动能。目前,随着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各项筹备工作的加速推进,未来必将成为展示安徽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