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背景。2025年7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大张旗鼓地宣布了一项新协议,引起了不少关注。这协议里有一条特别明显的“杀手锏”——对那些通过越南转运到美国的第三国商品,额外加征40%的关税。简单说,就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因为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会先运到越南,再通过越南出口到美国,借此躲避高关税。
这事儿其实和中美贸易战紧密相关。美国一直想打压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地位,而越南看准了机会,想趁乱捞点好处。越南的算盘是,自己当个“渔翁”,两边都不撕破脸皮,还能从美国那里捞点便宜。
那越南为啥要签这个协议?其实他们心里肯定有三盘大棋。
第一盘棋是抢时间。特朗普设的关税优惠期在7月9号到期,其他国家都还在磨洋工、拖着不签约。越南不一样,他们提前答应了协议。这相当于在赛跑里抢占出发线,别的国家还犹豫,越南已经开始抢单了。越南抢了先机,享受的是别人还没拿到的优惠政策。
第二盘棋,是赌税率。虽然20%的关税比越南之前出口美国时的平均税率高不少,但远低于特朗普最初威胁的46%。换句话说,越南觉得能拿下这档次,已经算吃了个“定心丸”。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好其他国家未来的税率会更高,比如柬埔寨甚至可能面临40%。越南的电子产品和服装在美市场的竞争力更强了。这就像打牌,手里的牌不是最强,但比别人凑巧的多。
第三盘棋,越南还想通过这40%的“转口税”把跨国公司的最后一道组装工序从中国转移到自己这儿。毕竟这些大厂不会完全撤出中国,但是把最后一关放越南,可以省不少钱。举个例子,耐克的鞋子、苹果的零件本来都在中国组装完后出口美国,现在如果改在越南组装,相当于在税务上省了一笔大钱。
听着越南的算盘打得很精密,仿佛鱼与熊掌都得到了,既没得罪中国,又抱上了美国的大腿。可实际上,他们一步一步掉进了特朗普准备的陷阱。
这个陷阱有三个大坑,越南就这样被套住了。
第一坑是,他们的让步给美国当了“模范答案”。特朗普之前最头疼的是没人率先妥协。越南一签,其他国家就不好再拖了。美国能拿着越南的协议去逼着日本、韩国和东盟别的国家也得接受类似条件。你想越南签了20%,别人还敢明目张胆扛46%吗?越南本想先“投降”,换个好处,结果反而成了美国帮忙压制其他国家的帮凶,不小心成了“替罪羊”。
第二坑,越南严重低估了断掉和中国供应链的麻烦。中国可是越南连续17年的最大贸易伙伴,越南的电子、机械和纺织业都靠中国的原材料撑着。如果中国采取限制措施,越南分分钟把“世界工厂2.0”的梦想变成泡影。就拿胡志明市的一家智能手机工厂来说,由于缺芯停产,工人都上街抗议。还有湄公河三角洲的农民,因为中国化肥供应减少,成本高得吓人,挣不了钱。越南以为能抢中国的生意,结果却发现没油的锅,炒啥都不香。
第三坑,美国的要求永远不会停。协议里的40%那条转口税,其实灵活得很。特朗普可以突然提高到50%、60%,甚至更多。越南这次折中了,结果下一次美国又会在汇率、知识产权上逼迫他们让步。就像给了他一块肉,他想要整头牛。
越南想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结果两边都没讨到好。美国一边得利,态度却很快变脸;中国看到越南“耍小聪明”,也不乐意,态度转冷。就这样,越南把自己玩进去了。
事态也走向了这个方向。协议一签完没几天,中国立刻开始评估反制策略。中越之间的贸易关系太紧密,中国没法眼睁睁看着越南这么干。东盟其他国家也对越南发了脾气,泰国和马来西亚甚至直接表示愿意接管中越之间的转口业务,把越南晾在一边。你越南本来想垄断好处,结果被老邻居们孤立了。
结果,越南的经济也跟着受挫。GDP增速从去年的6.5%掉到了3.2%,失业率飙到8%。工厂停工了,农民没钱,街头怨声四起。
越南这次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来想拿三分好处,结果三方全输:美国占了便宜就走了,中国关系翻脸了,东盟兄弟也不帮忙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国际贸易和政治的水远比想象中深。想占小便宜,不一定能成功。越南试图做“墙头草”,结果两边都没站稳,结果摔了个大跟头。
你说,这世道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国际局势里,谁都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