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遗产清单惊呆光绪,对比李鸿章家产千万,左宗棠的钱到底去哪了?

你们说,一个年收入两万六千两白银的晚清一品大员,死后能留下多少家产? 百万? 千万? 结果朝廷派人一清点,当场傻眼,九处房产,两万五千两现银,连他一年的工资都不如! 这事儿搁现在,相当于年薪百万的高管,临终银行卡里只剩八万块,家里最值钱的还是老家那几间瓦房。

左宗棠当闽浙总督的时候,年薪四万两,老婆周氏在家带着孩子啃咸菜,连件新棉袄都买不起。 有回夫人气不过,直接怼他:“你钱是不是养外室了? ”左宗棠掏出一本账簿,上面记着:衢州灾民买粮三千两、宁波水师修船五千两、书院买书八百两……好家伙,合着全家省吃俭用,全让他随手“撒”给老百姓了。

新疆打仗那会儿。 朝廷抠抠搜搜只拨了五百万两军费,够干啥? 左宗棠一拍大腿,找红顶商人胡雪岩借了一千三百多万两高利贷,利息高得吓人。 幕僚劝他:“大人,这债将来谁还? ”他指着自己鼻子:“我! 用我这辈子俸禄还! ”出征那天,他让人抬口空棺材走前面,自己穿件打补丁的旧袍子跟后头。 现在新疆路边那些“左公柳”,听说就是他当年带头种的,说是“新栽杨柳三千里,唤来春风过玉关”,树比人活得长,这笔账他倒算得精。

你们可能不信,左宗棠连袖口磨破了都舍不得换新衣裳,搞了个“宫保袖”套在外面继续穿。 有次下属送他一坛泡菜,他收下后觉得重量不对,打开一看,好家伙,坛底铺满金条! 立马派人追回去,还训了那官员一顿:“一根丝线一粒米都不能贪! ” 他手下人也跟他一个脾气,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死后,箱子里只有几份奏折,嵩武军统领张曜去世,俸禄全捐光了。

你说他抠门吧? 湖南发大水,他捐一万两,西北大旱,又掏一万两。修船政学堂,请欧洲专家,眼睛都不眨。 自己儿子每人分遗产五千两,相当于七品县令两年工资,他还觉得给多了,临终前念叨:“丧事从简,别修牌坊浪费钱! ” 对比一下李鸿章,死后家产千万两,天津上海遍地豪宅,左宗棠这点遗产,怕是连人家书房里的摆件都买不起。

朝廷清点遗产时,军机大臣李鸿藻捏着清单反复看,突然让人翻出当年沈葆桢弹劾左宗棠“滥用军费”的折子。 结果一比対,发现西征借款每一笔都有明细,左宗棠没从中捞一个铜板。 当年骂他“浪费”的人,这会儿盯着那九处破宅子和两万五千两银子,集体哑火。

哦对了,他还干过更“傻”的事。 兼任茶马使十年,能拿三十八万两兼职俸禄,他一分没动,全扔给陕甘当备用金。 后来修兰州黄河大铁桥,用的就是这笔钱。 老婆孩子在家喝粥,他倒好,拿养廉银买两百具水雷、二十具鱼雷送闽浙两省防海寇,账全记自己头上。

你说左宗棠这么好的官,当年他若稍微“灵活”点,随手从军费里抠点油水,子孙三代吃喝不愁。 他偏要“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最后连光绪帝都感动得追封他“文正公”。 要是满朝文武都学他,这官场规矩还怎么玩得转?#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