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有时候看球你得信玄学。
就说9月16号那场曼市德比吧,当多库在边路把曼联后卫拧成麻花,一脚传中飞向禁区的时候,我敢打赌,没几个人觉得这球能成。
但下一秒,一道蓝色的影子,像炮弹一样把自己发射了出去,一个鱼跃冲顶,球应声入网。
那一瞬间,老特拉福德鸦雀无声。
那不是一个普通的进球,那是菲尔·福登憋了半年的嘶吼。
咱们把时间往回倒拨一个月。
那会儿的福登,惨到什么地步?
英超前三轮,总共出场16分钟。
对,你没看错,16分钟,四舍五入等于没上。
数据栏里挂着三个硕大的鸭蛋,0球0助攻0突破,连英格兰国家队的大名单都把他给踢了。
我当时就在想,瓜迪奥拉这是什么操作?
上赛季刚捧回英超MVP和FWA双料最佳的“曼城太子”,一夜之间连上场资格都没了?
这剧本,连最烂的编剧都写不出来。
球迷论坛里都炸了,说瓜帅这是要毁了自家青训的独苗,简直是暴殄天物。
可瓜迪奥拉是谁?
一个足球界的疯子科学家。
你以为他在搞砸实验,其实他可能在进行压力测试。
那16分钟的冷板凳,就像一把淬火的冰水,把福登从MVP的云端狠狠浇醒。
天才,尤其是本土的天才,最怕的就是捧杀。
全世界都叫他“太子”,他自己差点就信了。
瓜帅这一手,就是要告诉他:你那点天赋,在我这儿随时可以收回。
然后,曼市德比就成了他的救赎之地。
瓜迪奥拉突然放弃了那套磨磨唧唧的传控,玩起了大开大合的快速反击,这一变,直接把福登给激活了。
他不再是那个被钉在边路的工具人,他开始满场飞奔,像个幽灵一样游弋在中前场。
防守时,他能退回后腰位置接应;进攻时,又能第一时间插到禁区里抢点。
这踢法,是不是有点眼熟?
巅峰时期的德布劳内,就是这么踢球的。
那粒鱼跃冲顶,只是他宣告回归的礼炮,真正让他赢回信任的,是他在场上那股子“哪儿都有我”的劲头。
如果说德比是“破冰”,那欧冠打那不勒斯,就是真正的“权力交接”。
福登在弧顶一脚轻巧的挑传,精准制导找到了哈兰德,后者轻松头槌破门。
进球后,导播坏得很,立马把镜头切给了坐在替补席上的德布劳内。
那个比利时人正在鼓掌,脸上挂着一丝复杂的微笑。
那感觉,就像是老国王看着太子打下了第一片江山,欣慰里又带着点英雄迟暮的落寞。
一个镜头,胜过千言万语。
从那一刻起,关于“德布劳内接班人”的讨论,彻底画上了句号。
后来联赛杯踢哈德斯菲尔德,福登更是彻底玩嗨了,一传一射,8.5分全场最佳,简直是降维打击。
当他用一脚贴地斩锁定胜局时,整个伊蒂哈德球场都在高呼他的名字。
5场比赛,3球2助攻,这数据已经不是“复苏”了,这是“进化”。
现在回过头看,瓜迪奥拉的冷处理,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饥饿疗法”。
他把福登所有的骄傲和光环都剥掉,让他重新回到一个渴望上场、渴望证明自己的挑战者姿态。
这种从地狱爬回天堂的经历,远比一帆风顺的成长更能磨砺心智。
看看英格兰足球史上那些被吹上天又摔下来的“希望之星”,缺的不就是这份在泥潭里摸爬滚打的韧劲吗?
所以,别再叫他什么“曼城太子”了,这顶帽子太轻,也太容易碎。
他就是菲尔·福登,一个从斯托克波特走出来的街头小子,靠着自己的双脚,硬生生在伊蒂哈德的王座上,凿出了自己的名字。
至于未来?
谁知道呢,也许他成不了下一个德布劳内,但成为第一个福登,听起来不是更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