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9月11日,一群智利海军官兵发动兵变。两个小时后,以皮诺切特为首的军政府宣告成立。三军司令都是军政府成员,挫败政变无望。
8点半,以皮诺切特为首的军政府向阿连德发出了最后通牒:立即辞去总统职务,把政权交给军政府,否则,军队就要向总统府发起进攻。阿连德说:“我不投降。这就是给你们这些叛徒的回答。”
在致全国人民的广播讲话中,阿连德斩钉截铁地说:“我决心用能用的一切手段进行抵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便留下一个教训,使那些只使用武力而没有道理的人遗臭万年。”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
他让总统府中没有战斗经历的人离开了,因为“反法西斯的战斗不需要无谓的牺牲,外面将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现在,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那27人的卫队。
10点半,政变部队开始向总统府发动猛攻。阿连德亲自披挂上阵,指挥卫队对政变部队进行狙击。一个小时后,皮诺切特再次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立即投降,将轰炸拉莫内达宫。”但阿连德拒绝了。
半个小时后,智利空军果然出动了轰炸机,对着总统府狂轰滥炸。炸弹使拉莫内达宫成了火海,政变部队趁乱攻进了总统府。
△政变部队攻进总统府
阿连德命令卫士放下武器,但自己留在了总统府。
几分钟后,他身披总统绶带,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用手枪自杀。
01
“挽救”智利
1970年,智利进行大选,左派候选人阿连德在大选中胜出。一直干预智利大选的美国政府气急败坏,尼克松总统大发雷霆,命令政府各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纠正由于“玩忽职守”带来的损失。
△阿连德于1970年11月3日就任总统
国务院要求科里让大使馆全体成员加紧与智利军方联系,“其目的是保证我们获得必要的情报,以便我们能够独立估计军方支持弗雷再次当选的决心有多大”。
尼克松觉得必须采取措施来“挽救”智利。9月15日下午1时,尼克松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赫尔姆斯召到了办公室,讨论智利问题。
他对赫尔姆斯说,他想下大力气,看能否阻止阿连德上台执政。哪怕成功的可能性只有十分之一,他也应尝试一下。如果赫尔姆斯要1000万美元,他也会批准。尼克松命令,对智利施加经济压力,直到它受不了为止。
△总统竞选时,印有阿连德头像的“胜利火车”
赫尔姆斯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尼克松的讲话摘要:
也许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挽救智利
值得花钱
不管要冒什么风险
不要牵连大使馆
有一千万美元可用,必要时还能增加
专职——用我们最得力的人
行动计划
制造经济恐慌
48小时内订出行动计划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智利发动了代号为“轨道”的隐蔽行动,决心推翻阿连德政权。
02
“民主橱窗”破碎
中央情报局进行了周密的策略谋划,形成以“中央情报局附件”为主干的宣传战计划。
此后,美国综合运用包括隐蔽资金支持在内的诸多政策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和传播渠道,针对智利展开了密集的宣传战,处心积虑地制造了智利经济、社会和政治混乱。
在对智利隐蔽行动期间,美国仅用于秘密资助智利媒体的费用就高达430多万美元。
正是在美国的秘密资金的支持下,智利反对派不仅拥有《信使报》这一宣传喉舌,还控制了智利约65%的大众传媒,致使阿连德彻底暴露在舆论攻击之下。
△阿连德在圣地亚哥
1970年10月14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高级评估小组就智利问题举行会议,要求中央情报局拟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列明美国将要采取的特别行动,以孤立和扰乱阿连德政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予以颠覆。
10月27日,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份针对阿连德政府的隐蔽行动方案及附件(简称“中央情报局附件”,CIA Annex)。该文件明确指出,美国隐蔽行动的最终目标就是唆使智利反对派势力推翻阿连德政权。
“中央情报局附件”对宣传战做出了全面规划,基辛格予以充分肯定。
在接到总部的指令后,中央情报局相关情报站随即在宣传战领域展开行动。
中央情报局美洲各站以及部分欧洲情报站持续编造针对智利的宣传话题,秘密资助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加紧蛊惑智利局势。
△智利工人游行支持阿连德
中央情报局圣地亚哥站已启动旨在抹黑阿连德及其政党联盟的“污水新闻工程”(Program of Sewage Press),并向智利政府官员、军官和议员散发反阿连德的材料。
与此同时,中央情报局持续发动以声援《信使报》为中心的宣传运动,指责阿连德践踏新闻自由,并将其作为在智利实践共产主义的第一个步骤。
12月后,美国针对智利的宣传战升级。
凭借中央情报局提供的资金支持,智利最大的反对党——基督教民主党——购买了数家报纸,并正计划购买一家电台;智利的另一个反对党民族党也在寻求美国的支持,以购买媒体资源。
1971年1月28日,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40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央情报局决定向智利的基督教民主党、民族党和民主激进党提供总计124万美元的秘密资金支持。
△阿连德政府执政期间,由于产品短缺而出现排队现象
除支持反对派的政治活动之外,这笔资金还将用于帮助智利反对派政党购买报纸和出版公司,资助其出版并发行反对阿连德以及反对共产主义的出版物。
尤其是建设能够覆盖智利全境的无线电广播网络,以增强反对派的媒体能力,有效投送并传播美国的观点,强化业已展开的宣传和心理攻势。
除利用报纸杂志和广播电台发起反政府宣传攻势之外,智利反对派还借助美国的资金支持,开辟了新的宣传渠道。
例如,反对派策划出版了一系列所谓学术报告,批评智利局势。这些报告不仅在智利传播,而且投送到世界其他国家。
这些出版物和研究报告的目的就是挑起智利乃至国际社会对阿连德的不满和批评,多方位推进美国的宣传战。
△1972年的阿连德
在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美国媒体大肆诋毁智利政府,诬陷阿连德犯有诸多滔天罪行,如毒打自己的亲生父亲,致其落下终身残疾等等。
这些举措印证了美国宣传战的一个重要方式——人格毁损,也有力地揭示了美国黑色宣传的惯用伎俩:无中生有,颠倒黑白,欺世惑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除将《信使报》作为对智利宣传战的主要平台之外,美国还持续资助智利反对派政党及其控制的媒体。
中央情报局于10月29日建议向各反对派政党提供新的秘密资金,以支持其政治活动。11月5日,“40委员会”批准了中央情报局的建议。
美国的资金支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智利反对派媒体成为反阿连德的前哨阵地。到1971年年底,智利社会中反阿连德的声浪明显增强。
1972年4月,由中央情报局秘密策动的“智利大学危机”全面爆发。
△圣地亚哥阿拉米达天主教大学前,庆祝阿连德在1970 年选举中获胜的示威活动
反阿连德的政治势力获得智利大学校董会多数席位和校长职位,控制了本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掌控的智利大学电视台第9频道——智利最具影响力的电视频道之一。
秉承美国的意旨,《信使报》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反政府宣传。
它宣称阿连德政府对游行自由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允许共产党组织的集会,另一方面却取消了反对派的游行计划;谎称智利共产党正向军队渗透,公布了所谓共产党在智利军队中展开政治宣传的文件,以挑起军方与阿连德的对抗。
在《信使报》和其他反政府媒体的鼓噪下,智利的局势更加动荡,经济状况继续恶化,示威游行接连不断。阿连德政府宣布圣地亚哥进入紧急状态。智利反对派媒体加紧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摇旗呐喊。
对阿连德政府考验最大的当数1972年秋天开始的卡车司机大罢工。由于阿连德对私人卡车实施了国有化政策,卡车司机群起反抗,中央情报局乘机煽风点火。他们不为政府运输各种物资,从而导致智利的经济动脉瘫痪。
△萨尔瓦多·阿连德签署了颁布宪法改革的法令,开始铜的国有化
卡车司机罢工维持了一年时间,直到今天,人们也搞不清楚这些卡车司机是凭什么维持了时间如此之长的罢工。
卡车司机本身生活并不宽舒,而工会也没有征收会费。在缺乏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他们能把罢工拖上一年时间,这只能是一个神话。
在卡车司机罢工的示范下,对政府不满的其他各阶层人士也乘机走上街头,向政府发难,罢工浪潮波及全国。
智利的危机状况持续发酵,圣地亚哥街头出现严重的哄抢事件,电视转播塔等处发生爆炸,通往圣地亚哥的铁路线被炸毁。
△拉莫内达宫爆炸
在对新政府进行经济制裁的同时,美国对智利的军事援助却没有中止,反而呈扩大趋势。
智利军官已经意识到,美国是不会容忍阿连德政权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原先被压制着的政变意识又抬头了。军事政变频繁发生。
中央情报局几乎每天都在写与政变有关的材料。圣地亚哥情报站搜集的情报无所不包:政变发生后,应该逮捕哪些人,哪些人应该予以保护,哪些设施应该立即占领,等等。
由于阿连德政府对圣地亚哥情报站进行了严密的监视,中央情报局动用了它的盟友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它请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派三名特工,为中央情报局服务。
△智利圣地亚哥城市广场上的萨尔瓦多·阿连德雕像
1977年,澳大利亚议会对情报机构进行调查,此事才大白于天下。
1973年6月,严格的宪法主义分子、陆军总司令兼内政部长普拉茨将军率领军队挫败了一次政变,但是,普拉茨经受了严峻的压力。一群军官的妻子,在普拉茨夫人的带领下,在他的住所前进行示威。
在这种情况下,普拉茨也觉得前程黯淡,辞去了自己的职务。圣地亚哥的卫戍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乌加特接替了他的职务,这是一个阴谋分子。
阿连德政权已经走到了尽头。
9月11日凌晨,智利军方发动政变,阿连德遇难,民选的阿连德政府被颠覆。这个“民主橱窗”彻底破碎。
03
“打倒皮诺切特!”
1990年3月,通过政变上台的皮诺切特卸任总统。
当他想成为终身参议员的时候,一些议员提出,皮诺切特靠军事政变上台,又对智利人民实施了长达17年的独裁统治,没有资格成为智利的终身参议员。如果他的目的得逞,那是给“智利的国家形象抹了黑”。
1998年1月6日,一些议员动议,皮诺切特不得进入参议院。第二天,这个议案在众议院以多数票获得通过。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乌加特
1998年3月10日,在圣地亚哥某军事学院内,82岁高龄的皮诺切特把象征陆军最高指挥权的权杖和佩剑交给了他的继任者、国防参谋长里卡多·伊苏列塔。
第二天,皮诺切特在重重护卫下,在声势浩大的抗议声中,进入了参议院,就任终身参议员。
参议院内,左派议员高举着皮诺切特当政时期失踪人员的照片以示抗议;参议院外,愤怒的人们高呼着“打倒皮诺切特!”的口号,焚烧了他的模拟像。
政府动用了警察,使用了高压水枪和催泪瓦斯,才将愤怒的人群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