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真相揭示国人为何热衷定居日本,现实远超你想象

扎堆日本的人,到底图啥?拆开了说,别只看表面热闹

这几年你看那波去日本定居的潮水,数字是真的扎眼。90年代初,也就十几万人,现在都快九十万了,东京那些大城市,华人社区跟雨后春笋似的,啥便利店、火锅店、中超,能想到的全有。弄得好像大家都一夜之间奔了个幸福新世界,该享受享受去了。但真是这么回事吗?K老师我说话直,坐下来咱点根烟,把里头的门道给你唠唠。

先别光看日本那套“招贤纳士”的表面文章。人家表面说什么欢迎外来人才,给你画大饼、许愿池式的福利、补贴,给中国年轻人描得跟梦境一样。这就是卖白菜吆喝卖肉价,实际私底下一笔烂账。日本老龄化几十年没解决,年轻人那点劳动力都供不上本地人养老,眼看着国家机器得坏,人家才一咬牙放开政策,让外来劳动力填窟窿。这跟菜市场卖剩菜最后关门前降价甩卖,本质上一回事。你能吃到好处?想多了。

真有去那边的,K老师见得多。去了,房租贵得像是把你钱包一拳一拳捶碎,物价本来就是高,挣得表面不少,花得更快。外人光看数字,实际都是“高进高出”的把戏。钱没剩下,反倒天天操心这个费,那个税,还得被邻居用异样眼神打量。再说文化,说白了不是一锅烩。语言隔阂、习惯差异,天天像在铁锅里热油翻滚,皮糙肉厚的也难受。等到孩子在那边上学了、习惯全跟那边走,想回头就更难了,两头不是人。指望一朝“融入”,大错特错——多数也就那圈圈混着,说白了还是“外人”,跟热锅里的饺子,咕嘟咕嘟浮着,捞不出来。

最近这个电影《731》风波,把原本就微妙的心态搅得更浑。你说,731部队那点臭事,历史学过的都知道。电影一拍,有人叫好,说得让大家铭记国耻;也有人跳脚,说画面太狠怕影响“小朋友的中日友好”。我说,这都啥年代了,不让演历史?大清早起来西装革履烧香拜祖先,真到了正事上就怕别人“记仇”?这不是割自己耳朵给别人下酒吗。历史就是给大家一个镜子,哪能结结实实的刺往下扎,再捂着不让疼,最后都麻木了,被人欺负了还合计是不是自己礼数不够?

再说那些日本主流,嘴上“反省”,身体骨子里多少自信?你仔细看看那些日本高官开记者会,说到这些事的时候,那叫一个扭捏,词句藏着掩着,露头就说“历史已翻篇”。呵,说白了就是没吃够教训,想蒙混过关。你不琢磨历史,换个马甲就能搂着大家一起“友好”?这账怎么都对不上。

咱们中国人别被价签和标语迷花眼。啥“高薪高福利”,有几个真拿到手里?说句不好听的,你想薅对方羊毛,人家还想让你进来当耗材,扭着给他们养老送终呢。一朝人老珠黄,你还觉得在异国他乡有归属?自家乡情国耻忘干净,别人只会当你是工具人,完事就扔一边。

所以这一波去日本扎堆的热潮,脑袋一热、算盘没拨清就扎进去的人不少;也有一部分,看透本质,玩票儿,捞一口就撤。这跟过去“下南洋”“闯关东”本质都一样,都是时代洪流下的选择。但这个里面掺着几分被忽悠、几分无奈、几分利己,还真得自己掂量。

今儿北京的天刮着风,咱们这杯茶一喝到底,所以还是K老师那句历史不能忘,国耻不能丢,走哪都得挺直腰板。往前奔,可以理解,但别心甘情愿给人当垫脚石。你说,咱要是有一天人人都只盯着别人盘里的肉,自己的碗变空了,历史重演的时候,是不是就哭都来不及了?

看到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去日本扎堆定居,你怎么看——是真前途,还是一场虚妄的远足?你身边有亲友做过这样的选择吗,又是什么心态?聊聊你真实的想法,让大家伙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