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角大楼的最高层,到太平洋前沿的一线阵地,如今的美军内部,正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焦躁。这可不是什么例行公事的风险评估,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预感:力量的天平,已经悄悄倾斜了。
当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们开始夜不能寐,当中层军官们敢于公开讨论“战败后如何撤退”时,一个沉甸甸的问题,就这么摆在了世人面前: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霸权,是不是真的要落幕了?
军心不稳,高层夜不能寐
这种集体性的不安,在今年4月10日的一场国会听证会上,彻底爆发了。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上将,这位飞了6000多小时、在航母上起降上千次的“老鸟”,直接向国会议员们摊牌:“我时常夜不能寐。”
他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帕帕罗给出的数据让人心惊:解放军针对台湾的军事施压,短期内竟然暴增了300%。这速度,谁看了不害怕?
几乎是同一时间,一位名叫史密斯的美国陆军少校,在美国《防务新闻》上,直接发表了一篇标题大胆的文章。他认为,美军必须重新捡起一项被遗忘多年的“老手艺”——战斗性撤退。
在他看来,面对解放军已经成熟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美军在第一岛链内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形同“裸奔”。根本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兵棋推演,噩梦成真
帕帕罗将军的担忧,是那种宏观的、战略层面的。他亲眼看到了“中国速度”有多吓人:战斗机的生产效率是美国的1.2倍,海军舰艇的建造速度更是美国的整整三倍。
这意味着什么?当美国海军的船坞里,还在慢悠悠地打造一艘驱逐舰的时候,解放军的舰队可能已经迎来了三艘崭新的同类型战舰。这差距,怎么追?
而史密斯少校的视角,则更加微观,也更致命。他眼中看到的是一张由东风-21D、东风-26,还有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编织而成的“死亡之网”。
这张网,从近岸一直延伸到远海,层层叠叠。再加上北斗卫星、无人机和超视距雷达的实时监控,美军的航母战斗群,想安全地前出到第二岛链以内,简直是痴人说梦。
更让史密斯感到无力的是,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模式。长期以来,他们都奉行“小股精锐+前沿存在”的策略,在关岛、冲绳这些地方,就只维持几千人的驻军。
严重依赖海空力量的快速投送。但问题是,一旦开战,这些前沿基地,恰恰是解放军火箭军各类高精度导弹最优先“照顾”的目标。机场、港口、补给线一旦被瘫痪,这些前沿部队将瞬间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如果说,将领和军官的警告还带有一丝主观色彩,那么冰冷的兵棋推演结果,简直就是一份提前写好的讣告。日本《产经新闻》最近引用的一份美军内部兵推报告,其预测结果,只能用“灾难性”来形容。
甚至连美军高层自己,都难以置信。推演显示,一旦台海冲突爆发,解放军会发动“速决式”打击,快到你来不及反应。
开战的第一个小时,高密度的火力覆盖和网络攻击,将瞬间瘫痪台湾岛的电力、通信和防空系统。紧接着,中程弹道导弹将如雨点般砸向驻日美军的各大基地。
包括冲绳的嘉手纳和本土的横须贺,无一幸免。推演中最让人震惊的结论是:美军第七舰队司令,可能在首轮打击中就直接阵亡。
其旗舰“蓝岭”号以及“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将遭受重创。第七舰队,这支被誉为美军在亚太“定海神针”的王牌力量,其核心指挥节点,竟可能在战争初期就被“一锅端”。
这无疑是对美军传统优势的毁灭性颠覆。帕帕罗上将的证词,也间接印证了这种推演的残酷性。他悲观地预测,一场西太平洋的全面战争,可能造成“50万人绝望而死”。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军在整个二战中的死亡总人数。他还承认,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基地“非常脆弱”,一旦遭遇大规模导弹袭击,估计九成以上的战机,都来不及起飞,就会被摧毁在地面上。
撤退?痴人说梦!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史密斯少校提出的“战斗性撤退”方案,听起来似乎成了一种务实的选择。他甚至还为这种撤退,构想了一个颇具迷惑性的战术目标——“诱敌深入”。
想通过主动后撤来迷惑解放军,为美军争取重整旗鼓的时间和空间。然而,军事专家们很快就指出了这个构想的悖论之处。解放军的作战思想,向来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绝不会轻易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更不可能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体系优势,前出到西太平洋深处,与美军搞什么“舰队大决战”。
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中美之间爆发冲突的根本前提,就是美军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比如台海、南海)进行挑衅。如果美军在冲突之初,就选择主动撤离。
那么,冲突本身的最大诱因就消失了。解放军的打击重点,在于摧毁美军的基础设施和作战平台,而不是追击已经选择撤退的部队。
因此,与其说是“诱敌深入”,不如说这给了美军一个避免全军覆没的体面台阶。
霸权黄昏,最后一根稻草
美军在西太平洋面临的困境,远不止于军事层面。帕帕罗在听证会上也无奈地承认,由于对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大量军援,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弹药库存,已经捉襟见肘。
同时,美国本土的造船业持续萎缩,运输舰队严重不足,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美军的持久作战能力。雪上加霜的是盟友体系的松动。
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压倒性增长,亚太地区愿意“铁了心”追随美国对抗中国的国家,正变得越来越少。战时指望这些盟友能为美军提供多少实质性帮助,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美国军事专家埃尔文,更是在社交媒体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假设美军会介入台海冲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假命题”。因为对美国而言,损失一艘航母,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重创。
更是其全球军事霸权崩塌的标志。一旦军事霸权垮台,维系其全球地位的石油美元体系也将岌岌可危,这是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无法承受的代价。
结语
当从司令到少校,都在为“如何应对失败”而烦恼时,战争的胜负手,或许已不在战场之上。解放军近年来一系列无预警的锁台演习,其战略重心已从传统的“以登为主”,悄然转向“以封为主”。
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和自信的体现。与此同时,岛内“台独”势力寄予厚望的外部干涉,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赖清德当局试图将全岛上万个超市,改造为“战时枢纽”的计划。
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种安抚人心的政治表演,而非具备实际操作性的军事预案。当台军内部都开始出现士兵高举五星红旗支持统一的声音时,所谓“以武拒统”的民心和军心基础,正在被一点点瓦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联合国2758号决议,早已明确了台湾的归属。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内部分裂势力的挑衅,都不过是螳臂当车。对于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来说,或许是时候听一听帕帕罗和史密斯们发自肺腑的警告,认清现实,趁早收手了。